2024年,广东GDP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
新的一年,广东定下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要助力广东完成这一目标,经济大市需发挥关键作用。
在2月5日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佛山、东莞、揭阳等地的市委书记依次发言,给出各自的答案。
广州:推动“科创资源”向“科创产业”蝶变
广州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广州
聚焦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实施AI赋能百业行动、金融活水向实行动、专业服务增值行动,建设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促进传统产业向成名成品升级、新兴产业向星火燎原放大,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蝶变升级。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会上表示,将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核心功能,加快建设活力创新轴,构建科技研发、孵化、推广全链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水平,推动“科创资源”向“科创产业”蝶变升级,更好为全国、全省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
佛山: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的金字招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始终以“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抓改革促发展,心无旁骛发展制造业。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数字化,制造业在一轮又一轮技术改造中迭代升级,实现了由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跨越,奠定了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的底蕴底气。
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表示,要拓展制造业转型深度,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深刻把握产业演进规律,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把人工智能嵌入制造业发展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加快催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推动佛山工业机器人、泛家居等优势产业加速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方向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的金字招牌。
东莞: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新的一年,东莞将乘着全省大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浩荡东风,全力跑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度,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表示,将着力坚持科创赋能产业,勇攀互促双强新高地突出传统动能提质,以“链式改造”为抓手,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依托“三大手机”等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协同升级,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科创金融、软件信息、贸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向新向上向强。
东莞
突出新兴动能培育,大力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场景招商,规划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加速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二期项目提速,筹建中国科学院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揭阳:海洋经济2年内努力实现1000亿元
近年来,揭阳坚决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揭阳形成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的“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以“双链融合”打造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揭阳已建成30万吨级深水良港和3千至7万吨级风电“母港”,在营在建海港码头泊位20个,沿海待开发产业用地近10万亩,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
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在会上表示,将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海洋牧场海工装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300万千瓦国管海域风电示范项目尽快开工,推进漂浮式风机、海水无淡化制氢等首创技术中试转化。揭阳海洋经济2年内努力实现1000亿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