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惊雷”乍响之后,日债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长期限日本国债收益率短暂回落后持续攀升,并在近日创下阶段性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财政赤字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共振致使日债投资者“望而却步”,叠加日本央行缩减购债规模计划所导致的供需失衡矛盾仍在,日债短期内持续承压。鉴于日债市场风险警报尚未解除,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路径调整仍维持谨慎步伐。
日债收益率节节攀升
近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节节攀升,多期限收益率接连创下阶段性新高。
8月22日,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67%以上,创下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连升8个交易日,于8月21日收于1.615%,为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一段时间以来,日债市场波动率有所提升。实际上,今年5月20日,日债市场就曾经历过类似收益率飙升的情况:日本20年期国债迎来2012年以来最惨淡的拍卖结果,导致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8日,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也遇冷。
短暂回落一段时间后,7月底日债收益率再度飙升,此后一直居高不下,并延续上涨态势。
若以更长期的视角来看,今年以来日债整体承压明显,以20年期日本国债为例,其收益率年内涨幅已近45%。
收益率攀升之际,日本财务省或将调高国债利息支付的暂定利率。据悉,日本财务省计划将下一财年国债利息支付暂定利率定为2.6%,创17年来最高水平。据悉,该利率是通过对近期市场的国债收益率进行平均,并再加上1.1个百分点以反映历史波动。2.6%的利率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财政隐忧“绊住”投资者
分析认为,日债持续承压的直接原因在于供需两端的不匹配,其本质是日本财政的隐忧令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
据报道,在7月20日举行的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
这场选举结果,直接将日本财政政策推向“宽松加码”的预期漩涡,加剧了市场对日本债务问题的担忧。“当前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受财政赤字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共振影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投资者担忧,若执政联盟为稳选情转向财政扩张,日本国债的风险溢价还将持续攀升。此外,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削弱日本出口创汇能力,也间接加剧了日本财政压力。
与此同时,日债需求端也呈现新变化。回顾来看,5月的日债拍卖遇冷背后,便有技术性供需失衡的影子。一方面,日本寿险公司等传统买家的购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持有日债约“半壁江山”的日本央行迈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购债规模大幅缩减,导致日债市场出现“买方真空”的风险。
日本货币政策路径保持谨慎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日债市场警报暂未完全解除,日本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须掌握好平衡,避免推进过快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此前,在债券市场流动性告急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对缩减购债计划进行了调整:保持现有债券缩减计划不变直至2026年3月,从2026年4月起,将月购债规模每季度削减2000亿日元。日本央行表示,将以可预测的方式逐步降低债券购买量,同时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支持债券市场的稳定。
在货币政策路径方面,日本央行继续保持谨慎。日本央行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左右不变。这也是日本央行自今年1月将政策利率从0.25%上调至0.5%后连续四次按兵不动。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施压”日本央行,称日本央行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行动滞后,并认为日本央行应该加息。受相关言论影响,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略有上升。
推动日本央行持续加息的核心动力,是通胀水平持续高于目标。日本总务省8月2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该国7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1%,涨幅连续8个月在3%以上。白雪认为,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间被通胀黏性、经济复苏状况、财政脆弱性三重矛盾严重压缩,在日本经济复苏不稳、关税政策冲击出口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加息的实际行动可能推迟。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受贝森特言论的影响,日本央行年内加息可能性有所加大。但日本央行年内最终是否加息,还须后续进一步观察日本央行官员的发言情况,从中找出加息的线索。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