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聚焦

多地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助力AI+“破局”

内容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9:28   阅读量:5083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

今年以来,浙江、天津、广西、河南、安徽等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并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为AI+“破局”提供资金,助力企业打通场景建设落地“最后一公里”。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为了更好发挥AI产业基金的作用,需要配套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市场化风险管理与容错机制,并逐步畅通退出渠道,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中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构建金融支撑体系

AI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各地均在加速布局。其中,通过产业基金扶持本地AI产业发展,打造“AI+制造”“AI+特色产业”等差异化优势,已经成为各地争夺发展主动权的主要方法之一。

继3月份出台《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后,8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开发布《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加速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其中,政策强调构建金融支撑体系。包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等引导作用,撬动保险、信贷、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向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运营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省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基金,以参股方式支持市国资平台、经营主体等设立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子基金,满足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

8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开展多元投融资服务。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壮大耐心资本,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满足人工智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近日,广西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公室出台了《广西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人工智能+”若干措施》,计划组建认缴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同步推动设立骨干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基金、科创与产业投资基金、专项并购基金三大类功能基金。

在市场人士看来,地方政府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关键举措。

赛诺佳易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国立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核心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发挥资本“发动机”作用,加速产业集聚与发展。政府基金的设立,首先解决了早期AI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宝贵的“耐心资本”。而且,政府基金具有强大的杠杆效应和风向标意义,能够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投资,催生和壮大地方AI产业生态。第二,强化“战略引导”功能,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政府基金通过投资布局,引导资本和资源流向最符合本地区优势的AI细分领域,有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内卷。第三,充当“创新孵化器”,营造容错试错的创新环境。AI技术创新,特别是底层技术和通用大模型,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这往往是追求短期回报的社会资本所不愿触及的。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也应该承担更高的风险容忍度,专注于投资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早期项目和“硬科技”。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据记者梳理,此前,多地政府已经探索对投资硬科技企业的政府基金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建立容错激励体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地方政府也在推动相关细则出台。如安徽提出,建立健全保护改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纠正偏差的基金管理有关实施细则。

广西提出,建立健全符合人工智能基金特点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机制,不简单以单只基金、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在容错容亏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传统投资考核标准,提高投资风险容忍度,健全符合人工智能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机制。

在国立波看来,健全对AI领域国有资本的考核评价与风险监管,关键在于摆脱传统“保值增值”的单一线性思维,建立一套适应“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科创投资规律的新型管理体系。建议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全周期、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从“看账面”转向“看价值”。弱化短期财务指标,引入长期价值与战略价值指标,允许“以丰补歉”,用少数成功项目的高回报覆盖其他项目的失败风险。二是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容错机制,风险监管的重点应放在投前尽职调查的规范性和投后管理的合规性上,而非事后追究投资失败的责任,明确容错免责清单,考虑引入外部监督与第三方评估等,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优化“激励相容”的团队管理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包括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与跟投机制;在合规监管的框架下,赋予管理人更大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等。

拓宽退出渠道

退出是所有产业基金和创投机构面临的难题,也是畅通产业基金循环的关键一步。《意见》提出,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

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产业基金等国资基金的退出主要渠道,主要方式有IPO、并购、S交易、实物分配股票等。

“完善退出机制,重要的一点是解决财政性质出资形成的股权、基金份额等资产的转让或者清算问题。”北京股权投资发展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振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能通过上市退出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公司的股权将通股权转让、资产打包交易、回购、清算等方式退出。退出一般要对账面价值折价,折扣比例取决于买方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流程合规地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交易和定价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立波表示,当前,“退出难”是行业普遍痛点,完善风险分担和退出机制,是确保AI产业基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建议在风险分担上,构建“多层次资本接力”体系,政府基金坐“第一棒”,引导社会资本“接力跑”;大力培育和发展S基金,为原始股东和早期投资者提供流动性出口;拓宽并购退出路径,鼓励和支持产业链上的龙头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收购有技术、有场景但规模尚小的AI创业公司;探索“协议转让”与“管理层回购”的灵活性,同时配套建议规范、透明的国有资产定价和交易流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