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废矿修复光伏发电项目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磊 摄
从一片死寂到生机勃勃,从废弃到年总收入405万元,从“生态伤疤”到“绿色资产”,中间发生了什么?在临高县博厚镇,答案就藏在10070块光伏板中——运营方海南汇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把它们变为“阳光存折”。
9月9日,阳光倾洒而下,10070块光伏板浮在水面上。汇渝新能源公司工程部经理邓云飞站在一处开阔地,微微眯起眼睛,望着波光中密密麻麻的光伏板,掏出手机打开一款应用程序,查看光伏板运行情况。
他眼前的光伏基地,原来是一处114亩废弃矿坑塘。这片因采矿塌陷、淤积成塘的荒地,曾是当地生态之痛:雨季积水发臭,旱季尘土飞扬。若要彻底回填矿坑,按当前工程标准,费用将高达1000万元。
一道看似无解的题,却凭借一个巧妙的思路迎刃而解。
2023年,临高县以“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启动改造,将矿坑水体作为天然冷却池,在上方架设光伏板。2025年5月,电站并网投运。项目负责人算了一笔账:5.8兆瓦电站总投资2000万元,5年至6年即可回收成本;而矿坑回填原本所需的上千万元投入,则被“光伏治污”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替代。
如今,水面光伏板遮挡阳光,不仅减少了水体蒸发、抑制藻类生长,水下生态也逐渐恢复,昔日“生态伤口”正愈合为“绿色资产”。
站在矿坑边,可见清澈的水中鱼儿游弋;湖岸边,嫩绿的青草随风摇曳,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间。
邓云飞的手机屏幕上,各项数据清晰呈现,光伏板运行状态正常。不过,光伏设备需要按时维护,他在屏幕上编辑好一条短信指令发送出去。不一会儿,两名工人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他们打开工具包,拿出专业工具,开始对光伏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护理——或俯身查看光伏板底部的线路连接;或低头清理光伏板表面的尘土。
“这可真是‘懒人光伏’啊!”一位工人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这些光伏板,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自己就能乖乖发电。”原来,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根据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自动调整发电功率,减少了人工干预。
此时,另一位工人正忙着在光伏板周围安装防护围栏。他解释道:“你看,这里环境这么好,是个钓鱼的好地方。但是,我们得防止有人不小心破坏了光伏设备。”随着围栏一点点竖起,这片光伏区域被加上了一层保护罩,既保障了设备的安全,也为未来发展休闲旅游埋下了伏笔。
废弃矿坑的“重生”,既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收益,也收获了一笔“绿色账本”: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966.03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946.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37吨、二氧化硫24吨。曾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每块光伏板,都是一本实实在在的“阳光存折”。“算经济账,我们省了治理费、赚了绿电钱;算生态账,我们修复了土地、净化了环境;算民生账,我们带动了就业,富裕了乡村。”临高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