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聚焦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4日发行收官

内容来源:中新网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04:33   阅读量:7277   

根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10月14日发行今年最后一期、规模为400亿元的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至此,2025年预算安排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圆满收官。

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年内已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2300亿元。10月10日,规模为300亿元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发行。相较于今年4月公布的发行计划,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四季度发行计划有所调整——原定于10月10日续发的最后一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变更为续发两期,期限分别为50年、20年。

“此次期限调整反映出财政部在债务管理中的灵活性和前瞻性。50年期债券满足长期投资者的配置需求,锁定长期收益;20年期则兼具流动性与收益性,更受银行、基金等机构青睐。”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期限多元化有助于完善收益率曲线结构,丰富市场定价基准,增强国债市场深度和韧性。同时,提升了财政资金筹措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优化了债务期限结构。

重点着力于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及“两新”工作,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保持了较强的财政支出力度。根据预算安排,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

“近两年,我国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呈现‘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用途更加精准’的特点。从支持重点看,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布局的功能,既稳增长也促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撑。”李旭红表示。

综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资金下达情况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此外,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也已下达完毕,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也已下达1880亿元。

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有效支持了“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其中,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1至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下一步如何继续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管理、更好发挥资金使用效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应该将项目筛选与资金使用结合起来,优先投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领域,推动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李旭红也强调,评估“两新”政策实施成效,应重点关注投资拉动效应、设备更新率、能效提升率、带动消费增长等指标,同时综合考量就业创造、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通过建立动态监测与量化评估机制,及时掌握政策传导链条运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动态优化投资方向,对成效显著的领域加大投入,对边际效益较低的项目及时调整,实现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真正发挥“投得准、见效快、效益长”的政策效果。

“下一步,需从两方面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效能。一是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资金精准流向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动态监测,做到‘资金到项目、项目见实效’。二是推动政策协同,强化财政与货币、产业政策的联动,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合力。在实操层面,要完善项目储备库、绩效考核与信息公开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借得好、用得准、还得起’,持续释放财政政策的积极效能。”李旭红表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