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快讯

总部面对面|“美林”“大宝”背后是谁?探访科上海“灯塔工厂”,以“智造”

内容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5年06月17日 12:12   阅读量:8957   

东方网记者程琦6月17日报道:从孩子发烧时家中常备的“美林”,到“大宝天天见”的国民护肤记忆,再到守护口腔健康的“李施德林”和处理小伤口的“邦廸”……这些早已融入亿万中国家庭日常的熟悉品牌,如今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名字——科赴。

在上海市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总部面对面”媒体开放日活动中,近20家媒体走进这家由强生消费者健康业务独立而来的全球巨头——科赴,在其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和“灯塔工厂”内,探寻这些“明星产品”背后的创新故事,以及其立足上海、深耕中国市场的未来蓝图。

扎根上海近四十载,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科赴与上海的渊源深厚,其前身可追溯至1988年落户上海的强生公司。近四十年来,科赴依托上海雄厚的经济基础、人才优势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运营的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科赴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上海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同频共振。”科赴中国总裁沈馥安表示,“我们不仅是上海市场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最新出台的《上海营商环境政策8.0版行动方案》等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行动升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如今,科赴在中国拥有2个研发中心、4家工厂和约1,600名员工。旗下拥有美林、泰诺、雷诺考特、息斯敏、达克宁、邦廸、大宝、城野医生、露得清、李施德林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品牌,覆盖了近200万家药品和消费品零售终端,并在发热、过敏、抗真菌、漱口水等多个细分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聚焦“常见轻微病症”,以三大方向赋能“健康中国”

中国始终是科赴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沈馥安指出,中国拥有从研发到销售的成熟端到端价值链,其市场潜力对跨国公司而言不言而喻。为此,科赴制定了在中国市场的三大发展方向:首先是持续推动以消费者洞察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例如,针对疼痛患者夜间难以入睡的痛点,科赴研发了泰诺安产品;而即将上市的新款美林海盐水鼻喷,则采用了特殊喷头设计,可以更温和地清洁儿童鼻腔。

其次是构建赋能消费者健康的生态体系。科赴连续三年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发起“健康家庭管理行动”,在过敏、儿童发热等领域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更重要的是,科赴将坚定不移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积极推广“常见轻微病症”的科学管理理念。沈馥安指出,过敏、口腔问题等看似“小毛病”,若忽视管理,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她表示,科赴致力于成为消费者解决常见轻微病症的专家,赋能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中国消费者有主动管理常见轻微病症的意愿,这为科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沈馥安说。

以洞察引领创新,以“智”造驱动未来

这些国民品牌赢得消费者信任的背后,是科赴强大的本土创新引擎与智能制造体系。

科赴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叶潮介绍,中国的研发团队秉持“立足于‘需’,创新出‘优’”的理念,将精准的消费者洞察与全球科研资源相结合。美林品牌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从精准解决婴幼儿服药难点的混悬滴剂,到利用“电子舌”等数字化技术开发出儿童喜爱的口味,再到推出退热贴、益生菌等多元化健康方案,每一步都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挖掘。

而将这些创新理念高效、高质量地转化为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则得益于科赴世界级的智能制造能力。其位于上海的工厂不仅在202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代表全球制造业顶尖水平的“灯塔工厂”,还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人工智能需求预测、数字孪生模拟优化、3D打印快速维保等超过25项工业4.0技术已全面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科赴持续投资中国的决心也体现在供应链的升级上。科赴中国供应链负责人严亮表示,公司去年已宣布增资1.1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大供应链产能。其中,非处方药固体制剂生产线扩产项目已于今年3月启动,未来年产能将从10亿片跃升至20亿片。这正是科赴将上海打造为亚太地区卓越生产中心,让更多“上海制造”惠及全球消费者的最新例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