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快讯

“焊”筑匠心连千桥:张慧与博睿重装的双向奔赴

内容来源:中新网甘肃   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9:53   阅读量:4504   

“焊”筑匠心连千桥:张慧与博睿重装的双向奔赴

在博睿重装的智能车间里,机器声轰鸣,工程师张慧戴着蓝色安全帽,拂过近一人高的波形钢腹板,熟稔地讲解箱梁的结构:“这是腹板,还有顶板、底板、隔板,通过焊接组成完整的箱梁。”他指向不远处的蓝光——那是机器人自动焊接手臂正在精准作业。

这间融合了高端智能装备的车间,正是张慧职业生涯新篇章的起点。

2014年底,年轻的张慧从外地回到家乡甘肃,在朋友的引荐之下,选择在刚刚起步的兰州新区扎根,投身轻钢结构行业。当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只有漫天风沙卷过裸露的土地,稀疏的民房点缀其间。“那时候还是兰州新区建设初期,整片区域就像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开挖开建。”

2017年8月,甘肃博睿交通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开展钢桥梁设计咨询检测、智能制造安装和养护维修等业务,广纳桥梁工程设计、智能制造工艺、现场施工管理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

面对彼时博睿重装展现出的发展潜力,张慧果断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更富挑战与机遇的新兴企业。2019年底,张慧初来乍到,五年间,这位新人通过勤恳工作,逐步成长为安全、质量、进度一肩挑的生产负责人。清晨的班前会、车间设备的调配、工序间的穿针引线、施工日志的记录——这是张慧每天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流程看似机械重复,但在周而复始的表象之下,总有大大小小的挑战考验着他的智慧,推动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寻求突破。

“不管项目大小,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都一样,接了项目就像签了契约,必须保质保量交付。”面对钢桥梁项目工期紧张的行业常态,张慧拒绝“硬熬工期”,而是通过工序优化和人员调配保证进度。“现在设备越来先进,大大提升了效率,比如机器人自动焊接,它就不像人工焊接那样有体力限制,工人焊一会,可能得往前挪一下,那就导致焊接的连贯性受到影响,但机器人自动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就不用再采用碳弧气刨刨削清根,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效率。”

谈到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张慧打开了话匣子。“工作中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听到甲方发自肺腑的肯定——‘这活干得真不赖’”。话语虽然简单朴素,但却是对他和团队倾注心血的最高嘉奖。这种成就感不仅源于收获专业认可,更来自于工程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亲手参与建造的工程最终化为服务千家万户的公共设施,实实在在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去年生产了一个兰州过街天桥,听项目上的同事说,这个天桥走起来特别方便,我们心里就很高兴。”张慧坦言,桥梁有着超越物理属性的社会价值:“不管是过街天桥也好,还是跨海大桥也好,桥梁在我心里起到了一种连接作用,在我看来,它缩短了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博睿重装鼓励学习的氛围,托举着每一位像张慧一样渴望向上生长的员工。“博睿十分鼓励我们考取一级建造师、安全工程师等资质证书,鼓励大家在工作之余多去学习。”他在岗位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资质提升夯实专业基础,实现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契合。

谈及博睿的今天,他用手指了指窗外宏伟的高架桥,“你们看那个桥,那是通往中川机场的高架,机场落客平台也是由我们博睿承建的工程。”

如今,博睿重装走过八年来时路,成为国内钢桥梁领域“波形腹板结构第一、其他形式结构行业领先”的新型智能制造企业。2021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邵新宇的指导下,博睿重装率先在西北地区建成基于5G技术的钢桥梁全流程智能制造生产线,并设立与之相匹配的六大板块管控系统。现今,公司已累计承揽项目150余个,黄南州尖扎县麦什扎黄河大桥、陕西省西兴高速渭河特大桥、兰州中川机场落客平台、桑园子黄河大桥……一批批重点钢桥梁项目巍然屹立于陇原大地,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安全与便捷。

在博睿的近六年时间里,张慧见证了博睿从西北首家专业钢桥梁制造厂,一步步成长为行业智能制造领先企业的艰辛与荣光。“我见证了博睿,博睿也成就了我。”这份双向奔赴的历程,恰似他参与生产的桥梁,既承载着个人与企业的成长轨迹,也在时代的脉络中架起了通往未来的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