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聚焦

Cursor的困境:补贴不是商业模式

内容来源:投资界   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4:15   阅读量:5605   

知名投资人,Pace Capital 的创始合伙人 Chris Paik 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聊 Cursor。

核心是聊 Cursor 的困境,Cursor 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的 PMF?

在他看来,Wrapping a commodity makes you a landlord.Wrapping a monopoly makes you a tenant.

「打包商品,你是房东;打包垄断资源,你只能是租客。」

对 Cursor 来说,可能需要考虑的是,用户的需求,是对产品的真正需求,还是对补贴的需求?

文章不长,Founder Park 进行全文编译。

对了,Pace Capital 之前有篇文章同样引起了热议,很多人应该都看过——《The End of Software》。

创业者*讲的故事是产品与市场匹配;他们常跳过的,是商业模式与产品匹配(Business-Model–Product Fit,BMPF)。

产品与市场匹配:用户会一再主动选择你的产品。

商业模式与产品匹配:你从用户身上获取的价值,在可持续的前提下,显著且成比例地高于交付价值的成本。换句话说,你的商业模式能否真正赚钱,而不仅仅是吸引用户。

Cursor 一直以来依赖的是「无限使用」的订阅模式——收入固定,成本却随使用量波动。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承保」,而非传统软件销售。保险公司正是靠精算师来精确评估风险、划分用户群体、设定价格和限制条件。而大多数高速增长的初创公司,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当成本随着使用强度上升,但收入却封顶不变时,你其实不是在卖软件,而是在为用户的高消耗行为「兜底」。

如果没有精算式的管理,这种模式很容易陷入和 MoviePass、Oyster 相同的陷阱,也正是这种陷阱迫使 ClassPass 取消了「无限」方案。其病灶几乎一模一样:

用户结构反转

*钱的用户反而是那些使用最少、获得价值*的人。他们发现,其他更精准定价的产品能提供更高性价比,于是选择离开。留下来的是「高耗低付」的用户——他们消耗的资源远超支付金额。随着时间推移,早期用户群的整体毛利率急剧转负,形成保险业所谓的「死亡螺旋」。

收入增长掩盖内伤

新一批更大规模的用户涌入,短期内可以掩盖老用户的亏损拖累。总收入看似节节攀升,但利润率却在悄然恶化。表面繁荣,实则腐朽。

造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许多快速增长公司混淆了「补贴」与「营销」。

营销买的是注意力:它决定谁听说你,但不改变产品本身在市场中的真实价值。

补贴买的是行为:它人为抬高了产品的经济吸引力,扭曲了对用户真实支付意愿的判断。

这一点在「15 分钟即时配送」热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价格被人为压低时,似乎需求旺盛、PMF 强劲;一旦价格回归真实成本,需求立刻崩塌——所谓的「匹配」,其实是对折扣的匹配,而非对服务本身的认可。

风投圈常以 Uber 和 DoorDash 为例,认为「负毛利率也没关系」。但真正的教训不是「烧钱没问题」,而是:只有当你存在通往正向毛利率的运营路径,并具备未来定价权(护城河),补贴才可能是一座通往盈利的桥梁。风险投资正是为此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理想工具——但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桥」。

那么问题来了:Cursor 有这座桥吗?

Cursor 用户追求的是*的代码生成性能,而这目前只能由最前沿的大模型实验室提供。这意味着,Cursor 的销售成本(COGS)直接锚定在这些大厂的 API 价格表上。它无法掌控两个最关键的变量:

    模型性能的前沿

    模型输入/输出的定价权

如果 Cursor 改用更便宜但性能较弱的模型,注重效率的用户会立刻察觉并流失;而能接受弱模型的用户,完全可以在别处以更低价格获得类似服务。反之,若 Cursor 坚持使用*模型却维持低价,那么服务重度用户的可变成本将迅速失控。

为了自救,Cursor 不得不提高订阅价格并引入使用上限——结果引发了用户强烈不满和大规模流失。

只要一个可变成本业务中出现「无限使用」这个词,PMF 就永远是一个问号:

用户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来,还是因为补贴?

如果按真实边际成本收费,他们还会用吗?还会用这么多吗?

在 Cursor 真正将其收费机制与成本结构挂钩之前,它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在快速扩张的公司中,总会出现这样一种幻觉:日活用户飙升,收入增长迅猛,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但与此同时,财务报表正在悄悄为一场「隐形返现计划」买单——你实际上是在卖「每单亏 10 美元地卖 20 美元的东西」。这种增长,本质是用资本补贴用户行为。

必须认清:补贴不是商业模式。

它最多只能是一条通往运营效率或结构性壁垒的过渡桥梁,最终让你获得真正的定价能力。

Wrapping a commodity makes you a landlord.

Wrapping a monopoly makes you a tenant.

在商业世界里,「包装」是一种权力。把同质化的资源打包成自己的产品,你就成了房东——别人必须通过你才能获取这份资源,你握着钥匙,也掌握定价权。

但如果你打包的是别人垄断的资源,那么你只是租客——租金多少、房子怎么改,得看房东的脸色。

补贴 ≠ 营销。营销拓展的是触达范围,不扭曲产品价值;而补贴则直接干预了经济信号,让你误判市场需求。

BMPF 与 PMF 同等重要。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暗藏经济补贴,那么所谓的「PMF」根本未经验证。

Cursor 现在面临一个根本性选择:

如果继续补贴重度用户,它可以维持增长,但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拥有真正的 PMF;

如果开始按成本合理收费,部分使用量必然下降——但剩下的,才是真正属于它的市场。

每一个创始人,都应该反复自问这个烧心的问题:

我收获的需求,是对产品的真正需求,还是对补贴的需求?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