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工业中国网 > 快讯

云南耿马推动农业多元发展“一地多收”结硕果

内容来源:中新网   时间:2025年08月03日 17:30   阅读量:4432   

盛夏时节,走进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一片片玉米地旁,金灿灿的向日葵迎风招展,与连绵的青山、错落的村寨相映成趣。这不仅是田园风光的诗意点缀,更是当地群众探索“一地多收”、拓宽增收渠道的生动实践。

在芒翁村的玉米种植区,一排排向日葵沿着田埂排列,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玉米是传统作物,但单一种植效益有限。我们在科技服务队的指导下尝试套种向日葵,既能美化环境,葵花籽还能销售变现。”村民岩嘎笑着说。

据了解,耿马县本地种植的“红瓜子”很受消费者欢迎,这种“玉米+葵花”的间作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为乡村旅游增添亮点,成为耿马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的缩影。

同时,四排山乡积极发展甘蔗产业,唱响“一根甘蔗甜蜜蜜”。该乡积极争取糖料蔗种植扶持政策,全乡甘蔗种植面积达7.7万亩。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入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并积极组织技术培训与田间实操指导,有效提升农户种植水平,推动工业入榨量飙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2024年至2025年榨季,四排山乡共入榨甘蔗39.7万吨,较上一榨季增长27.6%,产值达1.86亿元,仅此一项就实现蔗农人均收入11600元。

从向日葵的生态间作到甘蔗的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耿马产业升级全过程。近年来,四排山乡还立足丰富光照资源与山区土地优势,引进企业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累计流转荒山荒坡4500亩,土地租金按260元/亩标准执行,每三年递增5%。按照绿色生态的理念,探索光伏药植、光伏养殖等“光伏+”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实现发电种养“两不误”。

“我在光伏基地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四排山乡村民李忠华说。群众有地租收入又可以发展“板下经济”,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阳光收入”,同时还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光伏产业有效促进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双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阳光动力”。2024年,四排山乡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49.93万元。

在四排山乡,万亩蔗园汇成绿色海洋,标准化茶园春风荡漾,光伏矩阵熠熠生辉,葵花朵朵力争向阳,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群众增收势头强劲。2024年,四排山乡人均纯收入19440元,同比增长7.3%。

朝晖下,朵朵向日葵向着太阳绽放。在这片佤山热土上,金色花海与绿色产业、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正奏响和谐乐章,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世界环境日丨发现“隐藏款”环保新青年!

    垃圾勤分类餐饮都“光盘”旧物再利用植树尽义务…………我们一点一滴默默耕耘期待美丽中国花开繁盛我们一草一木用心呵护只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并不是“环保达人”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6月5日“世界环境日”寻找“隐藏款”环保新青年一起下滑发现↓监制:刘...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单鹏)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

  • 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王天乐)近日,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工业文明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工业文明·中国力量”为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工业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寻找全球工业发展新路...

  •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这是持续筑牢的发展根基——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

  • 体系力不断提升 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进程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焦磊)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海力度,向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登。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